尉迟胜宁做唐臣,不做于阗王
唐代宗广德二年,唐皇遣于阗王国王尉迟胜回到其国, 这家伙竟然要求留下来守卫, 然后把于阗国交给了他的弟弟尉迟曜, 唐皇很高兴, 给了他个开府仪同三司, 赐了个武都王的爵位.
---- 这是通鉴上记载的即使刚刚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朝, 仍然是众边镇小国向往之地, 从侧面显示唐朝之强大.
言而有信
唐臣和睿宗秘密讨论立嫡的事, 完了之后, 他告诉皇帝, 这件事可千万不要给别人说.. 结果这家伙自己嘴巴不严, 跑去和自己的妻弟说了, 结果那个妻弟一听这事非同小可, 赶紧向皇帝汇报. 皇帝一听, 怒了,此人仅如此得缺乏诚信, 就把丫的脑袋搬家了.
---- 这是通鉴上记载的, 俺忘了具体的名字. :(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 做人要言而有信. 不要说话当放屁, 说了就忘了.
醉打金枝
唐代宗之女升平公主嫁与郭子仪之子 郭暧.
--- 通鉴记于七六五年秋七月甲午, 按郭子仪当时之权位(唐之擎天巨柱,另一位虎将李光弼已卒于2年之前,而安史四降将所辖藩镇之横), 可谓当时唐廷唯一之依赖, 如果说真的有醉打金枝,我看唐皇亦只有睁眼闭眼而已。。
珍珠传奇
八十年代台湾的连续剧,施思版的沈珍珠曾令人眼前一亮,世上竟有如此之佳人. 而通鉴中记载此事。不过和剧中略有差池 --
太子母沈氏,吳興人也;安祿山之陷長安也,掠送洛陽宮。上克洛陽,見之,未及迎歸長安;會史思明再陷洛陽,遂失所在。上即位,遣使散求之,不獲。己亥,壽州崇善寺尼廣澄詐稱太子母,按驗,乃故少陽院乳母也,鞭殺之。
-- 后人根据代宗寻妻这一段故事,衍生了不少的传奇故事。
星期六, 四月 26, 2008
通鉴 笔记 拾叁 尉迟胜宁做唐臣,不做于阗王
星期四, 四月 10, 2008
星期六, 四月 05, 2008
星期六, 一月 26, 2008
国内的购书资源网站
最近帮我们二老太爷查白寿彝的中国通史中的其中几本。。 这套书全部一共22册,从上古到近代。他从那里搜集到了前面的10来册 ,一直到隋. 唐时期以后的都没有。
本来买一套新的就是6,700块,可是老人家一生勤俭惯了,非要说不能花这个冤枉钱。 到书店去看,谁也不打零了卖。。一时也找不到旧书市场。。 不知道现在国内还有没有旧书市场。。
于是在网上搜一番。 最俗的就是淘宝网了,搜索后发现淘宝网上卖书的很少。 卖家少,卖价也高些。
再次google搜索,一搜竟然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网站 --- 孔夫子网, kongfz.com, 发现这里是一个购书的宝地啊。。特别是旧书,年代久远的书,还有零散的册子,这里简直就像一个宝库。一些绝版或者相对难找的书,市面上书店肯定找不到的,在这里很可能找到。
这次回国发现国内书籍很多,很多新书发行,可是很大一个问题是好书太少,很多人胡乱写的东西,竟然在大行其市,简直有辱斯文。相对来说,很多老书的质量就很高,可以以前做学问的人比现在认真得多。 现在很多人写书纯粹为钱而驱,实在是误人子弟。
上一次好像有个什么中国历史的儿童版还是绘画版什么的,就错误百出,很多非常明显的错误,遭到众多专家(其实都不需要专家)的谴责。
星期四, 一月 24, 2008
吴钩霜雪明
吴钩是一个经常出现在诗词中的一件兵器,
李白 的侠客行首句:赵客缦胡缨,吴钩霜雪明
杜甫 后出塞 “少年别有赠,含笑看吴钩”
李贺 南园中的一首 :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
辛弃疾 词 龙吟(楚天千里清秋)中: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.
可见古人对这件武器有一种偏爱。
吴钩到底是什么样的武器,<吴越春秋>吴王阖闾内传第四记载了 吴钩的来历, 阖闾便是 吴越争霸中著名的吴王夫差之父,
<<<< 阖闾既宝莫耶,复命于国中作金钩。令曰:“能为善钩者,赏之百金。”吴作钩者甚众。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,杀其二子,以血舋金,遂成二钩,献于阖闾,诣宫门而求赏。王曰:“ 为钩者众而子独求赏,何以异于众夫子之钩乎?”作钩者曰:“吾之作钩也,贪而杀二子,舋成二钩。”王乃举众钩以示之:“何者是也?”王钩甚多,形体相类,不知其所在。于是钩师向钩而呼二子之名:“吴鸿,扈稽,我在于此,王不知汝之神也。”声绝于口,两钩俱飞着父之胸。吴王大惊,曰:“嗟乎!寡人诚负于子。”乃赏百金。遂服而不离身。 >>>>
阖闾得到了莫邪宝剑之后,又命令国人制作金钩。颁下令来“做出好的钩,赏百金”。 很多人都为了赏金而制作了金钩。 这里面有个作钩者,竟然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,用他们的血淬 打造出的铁钩,(兵器打好了以后,要用水淬火这是最后一道工序,后来很多武侠小说里都用了类似的情节,但是有所改变,用打造兵器的工匠自己的血,比如倚天屠龙记),做成了这么一对钩。
...待续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