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晋自司马炎建国,统一中国,仅仅其撒手人寰不到十年,便开始了八王之乱,司马氏开始自相残杀,诸胡乘机崛起,逐鹿中原,史称五胡乱华,华夏大地生灵涂炭,总体上造成了中国300年左右的混乱时期,直到公元581年,隋才一统天下,结束乱世的纷争。
究其根本, 我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司马炎选接班人的时候错误的判断了形势,做出了错误的选择,选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白痴皇帝。这个白痴皇帝的事迹,大家都耳熟能详了,就不废话了。
司马炎大概有25个左右的儿子,最年长的司马衷(武帝第二子, 武帝长子估计早丧)。为什么武帝会选择这个笨蛋儿子为皇帝呢?
按规例是要立长而不立幼,但是司马炎也不是不知道这个笨蛋儿子是什么料, 立太子后, 他曾经考过一次司马衷,就说明他并非是百分百的不能把他废了,要说这个司马衷也是傻人有傻福(也不知该说是福是祸),娶了一个精明(贬义就应该说奸诈)的皇后(人称有五不可[妒,少子,丑,短,黑]的贾南风),被蒙骗过去了这一关。
要说武帝下定决心让这个笨蛋儿子继位的原因, 我估计还是看中了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,这个家伙据称是个神童,有一次宫中失火,武帝要跑到楼上高出去看热闹,看看谁敢在皇家内院放火,小遹就去扯他的衣服把他拉到暗处,还说了一番道理:现在晚上天黑,外面很乱,最好不要让别人看到你。要知道,他当时才5岁.武帝当时就非常惊讶。 后来还有一次, 他跟着武帝去猪圈(晕,去什么猪圈啊,估计跟现在小朋友喜欢去动物园一个道理),看到一头大肥猪,他就发话了:“这头猪这么肥,干脆宰了算了给大家打牙祭,养着也是浪费粮食。”武帝就很高兴啊: “说这小孩有我爷爷的风采,肯定能兴我们司马家”(武帝他爷爷是谁啊,宣帝司马懿是也。)
从这几个史实看,司马炎心里的算盘是,我这个傻瓜儿子还可以吃吃我武帝英明神武的老本,到他传给小遹,嘿嘿,我司马家王朝可以振兴个三代至少了,怎么着也是5,60年。
可惜如意算盘没有打好,司马衷继位开始,就被人玩弄于鼓掌中,开始是外戚专权,杨太后家的杨氏,然后贾皇后的贾家,最后司马家其他王公不干了,把贾氏干掉,开始自戕,杀了个干净。(就是八王之乱了)。
而天才儿童简直就是仲永的翻版,被贾后故意教唆坏了,派人专门望坏了教她,结果一块好料给废了,看来天才儿童还是需要后天的培养。最搞笑的是他在皇宫里面卖肉,不知道是不是当年宰那头猪宰上了瘾。不过他还真有点天才,卖肉卖到了很高的水平,什么水平,就是卖肉不用秤,自己用手掂量,能够达到分毫不差。真是佩服佩服。后来贾后还是不放心,把他给杀了。
所以我说司马炎想法很好,但是办了一件坏事。
其实到八王之乱时候,我觉得晋朝还是有起死回生的希望,就是当政的一个王,随便一个,把白痴皇帝杀掉,自己登位,自己就是天子,至少号令下去,是以天子的尊号而号令天下,总有人给点面子吧。你只是个宰相(司徒,大将军或类似的名头),就算你大权在握,谁鸟你啊,反而落下个乱臣贼子专权乱政的骂名。中间赵王伦干过这么一回,但是干的不彻底,把白痴废了,没有把他杀掉,结果反而让其他王公有了勤王的借口,而且他辈份太乱(是司马衷的爷爷辈,他称司马衷为太上皇,搞不搞),所以没法成功。
关于隔代指定接班人,清朝的圣祖康熙也搞过这么一下子,据说选皇四子胤禛主要是看中了他的儿子弘历。大家估计也是滚瓜烂熟了(近些年这个清宫剧简直滥到顶了,受不了)结果还真搞了个将近100来年的盛世。 不过他这也不是蒙的,因为他知道老四胤禛不是个吃素的,自己只是个顺水推舟。 而司马炎则是赌徒心理,赌得太大了,输了个一败涂地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